
关于这个“人”的几个事实:
- 周围人都在求购
- 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电视频道在积极的“推销“
- 6月10日全球唯一一只薄荷色Labubu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落槌价为108万元
这样的火爆程度,上次还是“川沙妲己”,这次更加疯狂。
他是谁?

Labubu是由香港设计师Kasing Lung 和潮玩品牌 Pop Mart(泡泡玛特) 合作推出的IP角色。
经过Pop Mart的运营,目前衍生出了家族系列,三代产品。
从外形上讨人欢喜无可厚非,Labubu带有的“反萌”气质,区别于传统卡通形象,古怪是其形象最重要的特点。
但仅凭这一点,不足以理解目前的火爆。
我们我们有意研究了周围以及追溯了一些现象,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:
原因一:很中国
虽然形象本身没有过多中国元素,但Labubu无论创作人的背景,还是运营公司的背景都极具“中国文化输出”的标志性事件特征。
文化消费也是国家近几年来主要推动的新消费增长点,这或许也能理解官方下场的原因,这也给予Labubu一种“积极”的形象信号。
原因二:高频率快节奏联名
联名即同步潮流。
快节奏联名让消费者持续有机会参与“当下最热”事件,不断增加其作为社交货币的价值。每一次联名,即告诉消费者当下最流行品牌、艺术家、潮流符号是什么,变成了一种了解当下流行趋势的同步工具。

原因三:迭代速度快,不断创造新需求
从初始之初,一共迭代了3代,每一代都有重大的变化。这种迭代从最初的“可爱+邪气”形象出圈,到如今可爱、滑稽、治愈、陪伴等多重情感属性叠加,已逐渐变成一种“随身情绪依附物”。

原因四:名人曝光率
名人一直是IP品牌影响力打造中的标准动作,但也是Labubu能成功的关键因素。
PopMart在对labubu商业运作中,既有商业运作的推手,也有明星“真情实感”的自发喜爱,两者相辅相成,最终形成了强烈的“名人效应”。这种效应往往对明星、对粉丝、对商业本身往往都是三赢局面。

原因五:布偶挎包风潮

布偶挎包这类潮流单品,大致是在 2021年左右 开始在中国年轻人中逐渐流行起来的,但其真正爆发式火热是在 2022年至2023年,与潮玩文化、二次元审美、以及“可爱风”的广泛回潮密切相关。
特别是Labubu、Sonny Angel、Skullpanda 挂包/吊饰版火热售罄,成为Z世代打卡穿搭标配之一。
这也是给了玩偶一个实用性场景,像“随身带着的情绪支持物”。这所带来陪伴感、治愈感也给了成年人购买玩偶的合理理由。
原因六:转运信仰
有一句流行的话:“你说可爱我不信,你说转运,立马All in。
从雍和宫香灰手串、紫水晶手链、工位玄学、塔罗牌、八字起卦……现在人做事儿成不成没关系,但一定要图吉利。
而不仅仅是在中国,欧美的能量学(具体了解可搜霍金斯能量层级)也颇为盛行。
所以说的严重点,玄学都变成了全球年轻人普世信仰,“信则有,不信则无”这句话放到哪里都可以吼住人的。
这个Theme实际可以当一个亚文化研究可以来做,可以研究的很深。但现在我们还是回到Labubu:盲盒机制 X 驱邪面相 = 转运。

真是再合适不过。
我们也花了点时间了解Labubu在全球流行状态:

- 最火爆的是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地区,先有Lisa在Ins公开展示,后有泰国国家旅游局为其举办盛大欢迎仪式,并授予“神奇泰国体验官”称号,主动商业运作的行为明显。而泰国、马来、印尼等市场与日本不同,并没有原生的“二次元”文化,所以“喜欢“可以来的很快。
- 比起Squishmallows和Jellycat,欧美地区并没有像中国这样火爆,虽然有一些明星的购买。主要我们认为欧美消费者相对更看重角色背景、动画/漫画支撑,而Labubu本身没有强IP(如动画或漫画剧情),传播力较弱。但其因为盲盒/限量机制,在欧美市场形成一个高端收藏品的风潮,金融属性严重,二级市场炒作惊人。
总结:
Labubu也好,Jellycat也罢,还是Squishmallows,其最重要的价值是给成人族群在“压力时代”中寻找短暂的陪伴感和童心,这个是类似产品火爆的本质原因。这是目前城市人恒定的需求,只是这次正好被labubu击中。
基于“陪伴感和童心”,我们也分析出了一个象限图,便于我们自我理解。

最后忠告
Labubu限量款现在已经达到3.6万人民币一个。
明星背书、流量诱导消费、饥饿营销等常规动作的推动,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FOMO情绪。(Fear of Missing Out情绪,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,特指因担心错过社交机会、投资机遇或他人体验而产生的焦虑情绪,尤其在社交媒体和投资领域表现显著)这种情绪很容易将价格炒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,让人在不理智的情况下高价追涨买入,何况目前价格已经严重偏离实际价值。
与传统理解的奢侈品的区别在于它不具备历史、文化、工艺的长期积累沉淀,其价值存在很高程度的偶然性。
可以回想想当初爆火的积木暴力熊现在的情形,所以还是谨慎溢价购买。
毕竟我也没有,也不允许你们先有。
完
*Reference
《Labubu已经成了当代人的新佛牌》/ 《薄荷色Labubu卖出108万,泡泡玛特一年疯狂收割130亿》/《“丑东西”LABUBU,凭什么能让全球富婆们上瘾?》/《创造Labubu的背后,是一个怎样的龙家升?》/ Datawrapper制图工具
发表回复